第一步:使用PS平面设计打开照片,然后复制一个图层。
第二步:复制的快捷方式就是 CTRL+J复制的图层,把混合模式选择在“滤色”,然后调整旁边的透明度。这个过程其实是把照片调亮。完成之后,合并图层。合并图层的快捷键是 CTRL+E
第三步了:进入滤镜》模糊》高斯模糊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参数。这个参数的经验是,如果MM雀斑多,就选择7~10,如果MM本来就很不错的皮肤,就选择3~4,其他自己多实验。
第四步:这个是关键一步,在右边的历史记录,刚才这步骤上,用鼠标右击,然后选择“新建快照”,然后确认。
我们知道为什么大多数的教程都有高斯模糊和蒙板吗,或者说,他们到底是什么原理磨皮的。是这样的。你最简单的方式,其实就是复制一个图层,然后把这个图层高斯模糊了,同时把这个层设置成“滤色”混合模式,这样就是把一个模糊的图像叠加在原图像上面。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单快速,但是缺点是,眼睛也给模糊了。于是就想到蒙板,蒙板其实就是一个局部图层,这个图层的形状是你决定的。于是大家做一个蒙板,这个蒙板的面积就是有缺陷的皮肤部分,然后只针对这个部分去叠加那个高斯模糊的图层。而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恰恰是一种非常聪明简洁的替代方式。
第五步:这步要做的事情最少。把历史记录卷上去,找到刚才的快照,然后在左边点一下。熟悉PS的人就明白了,我们其实是把高斯模糊的图层,设置成了“历史记录画笔”的目标涂层
第六步:再把历史记录卷下去,用鼠标拖拽最后一次的记录,把记录恢复到前面一步
第七步:这一步是唯一要干活的。左边的工具栏,选择“历史记录画笔工具”,然后在上面选择适当的大小,透明度选择在50%以下。然后开始在画面上磨皮。不知道看官明白了没有。我们其实是在这个照片上,“局部”“有程度”的恢复那张高斯模糊的图层。
这里的“局部”就是你涂抹的那部分,这个正好是蒙板所要选择的范围;而这个“有程度”就是我们选择的透明度,这个也是蒙板里所要设置的,所不同的就是,用这个方式比蒙板更爽,更快,更方便。 磨完了的照片就可以锐化了,把图像设置成LAB模式然后选择明度通道然后在把图像设置回RGB模式大功告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