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ps平面设计打开照片,按键盘上【ctrl】+【j】 新建一个图层,图层模式选为滤色,这一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增加照片的曝光,提高照片亮度。
2、完成这步后的照片效果是这样的。
3、第二步:照片亮度虽然提高了,但是油菜花 偏黄绿,色彩不是怎么好看。这步我们用到 色彩平衡来调节颜色。
4、选择阴影,将滑块拖向青色部分,根据自己感觉来拖动。
5、这步后我们得到的效果是这样的。
6、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如果你觉得天空太白,可以Ps一个蓝天上去。最后在画面上打上点文字,OK,完成了。
补充:
1、如果不是用手机P着玩,而是想专业一些,只能学习photoshop了,学photoshop平面设计最好投得资,如到书店买一本关于photoshop的一些基础知识书籍,了解其p图的基本理念及基本操作方法,然后利用网上的教程进一步提高和深入的学习,入门学习也非常有意思,相信你会喜欢的。
1、版权信息嵌入图片
为了避免被盗图,现在很多摄影师在发布作品前都会打上自己的水印。然而,水印不但会影响照片的美观,甚至还可以被盗图者轻易抹掉,所以水印这个东西看似可以起到保护版权的作用,但实则并没有什么卵用。而保护版权的最好做法,是将版权信息嵌入到图片本身的元数据里。在Photshop里如何将版权信息嵌入图片里呢?步骤如下:按住Ctrl+Alt+Shift+I,或者点击文件>文件简介,就会弹出以下的元数据窗口。然后根据提示输入你的信息,再点击确定保存就可以了。
2、双窗口监视图像
你用Photshop修图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修细节时总是要不断放大缩小去观察图片,说真的,这样的情况烦透了。如果可以用两个窗口同时去监视同一张图片,那就省事多了!还别说,PS平面设计里真有这功能,具体操作如下:点击窗口>排列>为XX(图片文件名)新建窗口;然后,点击窗口>排列>双联垂直,此时,两个窗口就垂直排列在一起了,你可以将一张图片放大细节,一张全图显示。在这样的监视下去修图,无论你调整哪个窗口的图片,它们都是同步的。简直太方便了!
3、用“内容识别”工具修补图像
我们所知道的修补图像方法有很多,如“仿制图章”工具、“修补画笔”工具等。但这一次我要给大家安利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工具,“内容识别”工具。你只要在一张图片上,圈选出你要修改的区域,然后点击“内容识别”,系统就会根据相关的像素来修复选中的区域。比如说我要把下图中的女孩纸从画面中除去,选中“套索”工具,对其做出一个选区。然后点击编辑>填充>选中内容识别>确定。
4、用“通道混合器”增加明暗对比
用“通道混合器”来增加图片的明暗对比,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但效果不错。首先,创建一个“通道混合器”调整图层,将它的预设改为“使用红色滤镜的黑白”,然后把图层混合模式设为“柔光”,最后,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达到你想要得对比效果。
5、快速调出更好的黑白片
在Photshop平面设计里将一张彩色照片转黑白可以是非常简单(且无聊)的,你只要点击图像>调整>去色,就可以完成。但如果你想让这张黑白片更上一个层次的话,不妨用一个“黑白调整层”去调,你可以用6个颜色的滑块去控制图像的主要颜色,还可以用那个“小手”工具单击图片任何的区域,进行区域性的调整。
6、更好地还原暗部细节
在Photshop里将图片的暗部细节还原出来,最好的工具之一“阴影/高光”,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不过,如果你直接在单个图层上进行调整的话,可能会破坏细节。更好的方法是,复制背景图层,对着此图层点击右键,选择转换为智能对象,然后点击图像>调整>高光>阴影/高光,调整数据去恢复细节。
7、用“曲线”工具校正颜色
Photshop里有很多方法可以校正颜色,而你不妨试试用“曲线”去校正。首先,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层,将其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颜色”,这样调整的话就不会影响你图像的色调值。
8、历史提示文档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当你在修一组人像图的时候,为了图像的统一性,往往修每一张图的步骤大致要做到一样。当突然忘了步骤怎么办?这时Photshop的“历史文本”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它与“动作”功能不同,它的作用相当于帮你做笔记,助你回忆起修图的一些步骤和细节。点击编辑>首选项>常规,就可以打开这个功能。
9、拼写检查
当你用Photshop平面设计做一些文字排版时,“拼写检查”可以帮你快速地找到不正确的词组并提供正确参考,不过此功能目前只能识别英文。点击编辑>拼写检查就能找到它。做英文排版的同学还是可以使用的哦。
10、一键关闭所有图像
修完图,面对窗口里无数张素材,要一张张去关闭实在是太浪费时间。其实只要按住Shift键,鼠标单击任何一张图片的“关闭X”,就能一键关闭所有图片了。
普通磨皮方法会把人物皮肤质感磨掉,现在介绍一篇保留质感的磨皮方法给大家,这篇教程主要由六个步骤,分别是瑕疵处理、中性灰、磨皮、细节调整、整体调整、锐化,方法很实用,分享给大家了。
一、基础瑕疵调整
我们从原图上可以看到很多小的瑕疵(杂乱的头发,脸部的小疙瘩/痘痘,汗毛,眼白里的红血丝,下眼睑的皱纹,鼻孔的汗毛,嘴唇的褶皱等一些看上去最碍眼的东西)。
首先复制一层原图,通过图章或者修复画笔工具适当的减淡修饰需要去掉的瑕疵,需要说的是图章工具在使用的后要注意控制好“不透明度”和“流量”的数值,根据实际情况来随时调节这两个数值的参数。
另外脸部的杂发这样非常突出的瑕疵可以直接用修补工具简单修饰。左上角几根杂发利用套索或者钢笔工具圈出选取,羽化2-3个像素,再用图章进行覆盖。
嘴唇上的褶皱非常明显,而且出现很不协调的横向褶皱,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图章工具尽量减淡横向嘴唇褶皱,竖向褶皱稍微减淡即可。效果如下。
二、中性灰
第一个重点来了:中性灰。
从上面的图不用辅助方式就可以很轻易地看出在额头,脸颊,嘴巴周围以及嘴巴等很多地方都有明暗过度不均匀的地方。
如何使用中性灰呢?
首先Ctrl+Shift+N新建一个图层,模式选择“柔光”,“填充柔光中性色”前面打勾,确定即可。
新建完中性灰图层发现图片并没有什么改变,继续点击图层面板最下面中间的圆形图标,新建调整图层(渐变映射,黑白,色相/饱和度等)是图片处理成黑白效果。
继续新建曲线调整图层,在曲线上选择两点使曲线呈S型。原本黑白的图片对比变高使原本的过度不明显的区域暴露出来,方便我们在中性灰图层调整。
然后在新建好的中性灰图层上,用柔边画笔工具,“流量”“不透明度”降低至“10,10”左右,在皮肤明暗过度不均匀的地方绘制(突兀的亮就用黑色前景色画笔适当降低亮度,只到和周围亮度过度均匀,反之突兀的暗就用白色前景色画笔绘制)。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一次下笔并没有明显的效果,需要仔细观察,一次达不到效果就多画几次,在绘制到看不出皮肤有明显过度不均的时候要及时调整曲线上的点或者加点调节,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再新建一条曲线调整对比来时各个部分都暴露出瑕疵,适当小范围降低或者提高“流量”,“不透明度”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绘制。
三、磨皮
接下来是磨皮,Ctrl+Shift+Alt+E将之前做好的所有图层盖印,Ctrl+I将图层反向,在图层上方的混合模式框将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继续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这里数值为9较为合适),再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数值依然为9)。
这样原图层缩略图变为和中性灰一样的缩略图,然后再为刚才的图层添加图层蒙版,Ctrl+I将图层蒙版反向为黑色,再用白色柔边画笔在人物需要磨皮修饰的地方擦出(毛孔明显的额头,上眼皮,脸颊,嘴唇等),注意不要擦到轮廓的边线,毛发等,只需擦除下图红色以外的区域。
然后再Ctrl+Shift+Alt+E盖印出一个图层,再次观察照片发现还有一些很小的瑕疵,例如几根不规则的头发,突出的几根眉毛,下眼睑的小白点。继续用图章等工具进行修饰调整。
四、细节和局部调整
为突出模特的面部特征,我们还需要进行细节和局部的调整。
嘴唇上的褶皱纹理依然很明显不是很美观,根据上面高低频处理皮肤的步骤处理一遍嘴唇,这时蒙版只需擦除嘴唇部分即可。
然后进行照片大的光影调整。这时照片看起来有一点散乱的感觉,我们需要通过原有光线进行绘制。继续上面介绍过的中性灰图层,适当的大笔触柔边画笔进行调整,这时只需要变黑白效果观察光影的明暗关系来调整,不需要像之前反复调整曲线了。具体部位像右上角的额头,左侧脸颊,颞骨,鼻子侧面鼻子高光,眼球(注意说的是眼球,是个球体来修饰,体现适当的体积),嘴唇不是很饱满,头发的光影效果等不是很理想。完成的单个光影中性灰图层大概这个样子。
至此,模特的面部光影效果在原图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
接下来是细节的修补完善阶段,模特的眉毛,睫毛和头发看起来不是很美观。首先新建一个透明图层,我绘制的时候用的手绘板,开启画笔的压力感应,用吸管工具吸取需要绘制的地方的附近的颜色,快速流畅的画出眉毛和睫毛,注意画笔的前粗后细这样更像是生长出来的毛发。
然后高斯模糊一下绘制出来的眉毛和睫毛,大概1-2个像素。同样绘制头发的时候和眉毛一样新建透明图层来绘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具体位置控制画笔的大小和颜色来使画出来的头发柔和飘逸融入画面,最后同样做一次高斯模糊。
五、整体调色
完成上述工作后,我们开始调色部分。
首先是模特的嘴唇部分有些偏蓝偏冷,我们通过新建可选颜色和色相/饱和度两个调整图层,然后Ctrl+I将蒙版反向,擦除嘴唇的位置,对嘴唇部分中的红色里增加一些黄色和红色的饱和度,来使嘴唇偏暖。
接着对照片整体进行调色。
稍微提升亮度/对比度中的亮度,使照片更明快一些。曲线中间打出两小点呈轻微S状来增加对比。提升可选颜色中红色部分的黑色,使皮肤中红色的色彩更突出。再增加一些青色和黄色,同时选择黄色部分,减少黄色部分中的黄色。白色部分中增加一些青色,减少一些黄色。
这时图片的饱和度看起来有些高,所以再新建色相/饱和度图层,使照片中的红色的饱和度降低一些。再新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选择高光,对高光部分增加一些青色和黄色。
观察模特鼻子以及其他地方会出现饱和度偏高或者饱和度偏低的情况,新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提高一些饱和度,然后反向蒙版。同样的方法新建降低饱和度的调整图层,将饱和度不和谐的地方修正回来。
六、锐化和输出
观察模特的眼睛眉毛等地方发现,图片有些模糊。这里我们在刚才的盖印图层上面做一次或者两次锐化效果。选择滤镜-锐化-USM锐化,数量和半径选择到刚好眉毛或者眼睛看起来更为清晰实在时即可。ps平面设计
然后将右下角多余的一点手指去掉。复制一层刚才锐化好的图层,利用选取圈出多余的半个手指,然后执行编辑-填充-内容改为内容识别,点击确定。
最后在滤镜中选择液化,高级模式中浓度和压力改至20左右,对模特的嘴角以及双眼皮进行适当的液化处理。
以上就是保留质感的磨皮方法,大家学会了吗?